富达娱乐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业务范围

你的位置:富达娱乐 > 业务范围 > 为什么人亡要叫“有个三长两短”?

为什么人亡要叫“有个三长两短”?
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2:16    点击次数:90

人死叫“有个三长两短”,到底是哪三长两短,由于其出身复杂,现在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,众说纷纭,但诸多说法免不了要牵强附会,不能自圆其说。

图片

三长两短与棺材说无棺盖之说

这种说法,指的是棺材的六个面,即底板(代表地)、棺盖(代表天)、棺墙(代表日月)、彩头。

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,棺材是“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”,所以,只算底板、两面棺墙三长,两片彩头两短,棺盖就不算了。认为这就是三长两短。

在棺材放进死人之前,棺盖去哪了?莫不是平时不盖棺盖,放在另一个地方不成?恰恰相反的是,棺盖平时没死人时,一直盖在棺材上,只有死了人后,移棺时才打开。

我国有一句成语,叫盖棺定论,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。我国古老民俗认为,人死后还有可能复活,因此,有的地方放进棺材后,不盖棺盖,或象征性地盖三分之二,至少要留有缝,有的地方要等三天,有的地方等七天,才完全盖好,大多在出殡的前一晚才盖好。其中一七的习俗也就是来源于这种等人复活的古习俗。

图片

古人认为,人死后要招魂,希望死人能活过来,七天活不过来,就是真的死了。人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有死,现在可以作医学结论,过去科学不发达,谁也不敢轻易地下结论,只有用时间来检验,才是对生命的尊重。

盖棺定论的原本意思就是,把棺盖盖上,就是人死后的最后定论,也就是宣布此人真的死了,可以埋葬了。偏偏是象征人真正死亡的棺盖,却被人为地排除在外,这符合逻辑吗?况且棺盖也是棺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为什么非要把这“一长”排除在外而不管?这只能说明,三长两短,并非指棺材,而是另有所指。

三长两短与《礼记·檀弓上》记载有关之说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记载的记载如下:

“棺束,缩二,衡三;衽,每束一。”

唐朝孔颖达著有《孔颖达疏》,对《礼记·檀弓上》这段文字的解释如下:

“棺束者,古棺木无钉,故用皮束合之。缩二者,缩纵也。纵束者二行也。衡三者,横束者三行也。衽,每束一者。衽,小要也,其形两头广,中央小也。既不用钉棺,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,则以小要连之令固,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,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,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。汉时呼衽为小要也。”

图片

有人据此两段文字认为,这是三长两短一词的出处,好像是铁板钉钉了。但如果仔细阅读两段文字,可得出结论,这里虽提到“三”和“两”,但并非三长两短,反而说的是“两长三短”。

孔颖达在文中注释得很清楚了,“缩二者,缩纵也。纵束者二行也。衡三者,横束者三行也。”从生活常识来说,一副棺材(当时为四方木盒子,为长方体),纵只能捆两道,横可捆三道,难道“横”比“纵”要长不成?因此,这两段文字也不能说明是三长两短的出处,是现在人们的一种误读。

三长两短指三柱香两支蜡烛之说

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一般来说,民间祭祀、祭奠的时候,用的香三柱,为三长,烛两只,为两短。这在数字是符合的。香蜡只给死去的人用,活人不能用。这种说法也是一种错误的理解。

古代是可以给活人焚香燃烛的,只不过一般的人达不到这样的级别或者做人的标准,有一个成语叫“焚香顶礼”,就是给活人烧香,表示虔诚礼拜。比如说,过去官员们接皇帝的圣旨,叫焚香接旨。又如,《三国演义》六十回:

“却说玄德前军……所到之处,秋毫无犯。百姓扶老携幼,满路瞻观,焚香礼拜。”

图片

清朝《西湖佳话古今遗迹》一书中有:

“今又听得他来,不胜欢喜,大家都打点焚香顶礼远接。”

古代,人死后焚香是肯定的,点不点蜡烛,也就未必了。蜡烛在官府和富裕人家是常备之物,但对普通百姓来说,则是奢侈品。

古代人死后,一般会在尸体的脚前点三炷香,一盏油灯,油灯称长明灯,灯脚,照路灯等。后来发明了纸,就增加烧纸钱的环节。主要就是这三项。至于点蜡烛,只有在做法事时才用得到。直到现在,地方丧事民俗依然如此,没有改变。

因此,用三柱香两支蜡烛说明三长两短的出身,显然是很不合适的。

其他还有一些说法,因实在太过牵强附会,在这里就不赘述了。

三长两短的真正之源,出自于号角之声

号角不仅在古代军队中使用,在民间也经常使用。号角之声在古代也是一种语言,如在军队,不同的号角声表示不同的号令,有作息时间,有紧急集合,有冲锋出击等。

图片

民间的号角常有的有两种,一种是牛角,一般用在巫傩事项之中,包括祭祀活动,不受场所限制,随处可用。另一种是螺号,只能用在死人时的信号和丧事中,不可随便乱用。

人死后,吹出的螺号声就是三声长,两声短,成了一种固定吹号模式,直到现在,民间很多地方依然流传这种方式。人们一听到这种号角声,就知道有人死去了。由此可见,三长两短的号声本身就是一种死亡的信号,用来表示人的死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。

古代,在没有出现鞭炮以前,人们传递信息最快的,只有烽火声、锣鼓声、号角声。后来有了鞭炮之后,人死落气,最早传出的信息就是一串鞭炮的响声,号角声则退居次要地位,但依然在丧事中广泛使用。

无独有偶,在我国传统文化保存得比较古老的大西南地区,称人的死亡为“打锣”,比如说,某某打锣了,意思是某某死了。主要是人死后,要响起锣鼓之声。后来,人们把“打锣”引申为事情做不成功,如某某事情打锣了。

图片

我国民间,至今还有夜晚,或者在中元节一段时间,忌讳吹各种哨子和吹口哨,尤其忌讳吹出三声长两声短的哨声,认为不吉利。这种禁忌明显是受号声的影响。

总而言之,三长两声出自复杂,可能还会有多种说法,但既要符合历史和民俗逻辑,也要符合古人的生活逻辑。本文不妥之处,欢迎读者朋友留言,继续探讨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富达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